当前位置:首页 >> 立法动态

四川首个市州流域保护协同立法 攀凉携手共护安宁河

2023-10-18 09:55  

  日前,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批准了《攀枝花市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凉山州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自1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省首个市州流域保护协同立法。10月16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现场介绍了两部条例的立法背景、立法过程、主要内容和特色亮点。

  保护安宁河 攀凉两地共同愿望

  安宁河发源于凉山州冕宁县,一路向南,冲出群山,形成了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平原,这里资源富集,得天独厚。四川省提出要以更大力度促进安宁河流域发展,打造“天府第二粮仓”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攀枝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治端介绍,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依,因安宁河而紧密联系,共同繁衍生息,成为四川省经济版图中的重要一块。安宁河流域自然条件优势明显、资源禀赋独特、产业特色鲜明,是攀西经济区发展条件最好、人口分布最密集、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污染防治、耕地保护等问题逐步显现,经济增长瓶颈有待进一步破解。

  “协同立法保护安宁河,是两地的共同愿望。”周治端说,为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攀凉两地高度重视协同立法,从去年初就开始启动相关工作,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磋商,达成一致,多次审议后,最终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协同立法 呈现六大亮点

  攀凉两地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在体例结构上完全一致,主要涵盖总则、规划与管控、资源保护与利用、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促进高质量发展、区域协作、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实现了高度协同的立法目的。

  周治端认为,安宁河流域保护协同立法,是四川省内市、州一级人大常委会的首次合作,也是继今年立法法修改以后,设区的市和自治州对立法法关于区域协同立法规定的首次探索和实践,为下一步推动我省其他设区的市或自治州开展区域协同立法积累经验,提供了可复制的协同立法合作模式。

  在凉山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孝林看来,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共有六大亮点:一是以更高政治站位定向,二是始终维护国家法治统一,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立法,四是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五是求同存异统一文本内容,六是彰显惠民价值取向。

  马孝林表示,接下来,两市州将继续密切协作,携手统筹做好相关工作,加强条例宣传普及,推动条例落地落实,形成安宁河流域保护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