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研究项目成果库 >> 2021年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机制及其影响研究

2022-11-16 18:22  

成果摘要  

    课题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指导,针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制定、管理和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基础调研、数据对比分析和理论研究,深入剖析其成因;借鉴典型水库工程、调水工程和灌区工程的经验教训,针对近期可解决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案;针对需要远期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推进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水价在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吸引社会资本方面的作用。

  课题首先在考虑水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对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的典型水利工程供水水价水平、供水成本、水费收缴等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区分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村集体、企业等类型,分析不同工程管理单位类型的比例,分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水价改革的关系。其次,梳理水价改革的关键问题,从水资源供求关系、供水成本、经济承受能力、财政补贴、管理成本、管理目标等方面分析剖析水价改革滞后的原因。再次,从水资源供求关系角度,分析工程供水效益是否充分发挥,是否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从供水成本(包括管理成本、人员成本和物耗成本等)及其构成,分析其成本控制水平。通过计算区域水价承受能力,分析存在的调价空间。从财政补贴角度,分析政府是否对水库的公益性功能进行了补贴。最后,按照水库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的类型,调研松柏山水库、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淠史杭灌区等典型水利工程,剖析典型工程定价机制、收费机制、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水利工程工程水价改革提供借鉴。

  课题在深入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水价制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基础上,立足面向改革需求和历史使命,提出深化改革理念,建立系统科学的水价核算理论与方法,从机制改革、水价调整、水费收缴三大难点入手,设目标、确任务、想对策、定办法。一是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破解水价改革三大难题的有效对策,包括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破解水价长期偏低难题的合理供水价格体系、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水费收缴率、实施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推动土地流转-降本增效促进农业水价改革。二是设立合理有序的水价改革时空布局,包括针对水价偏低,分区分类调整,加快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针对水价机制问题,坚持两手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和更好发挥政府在水价形成上的作用。针对水费收缴率低,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加快实现水费应收尽收。三是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手段,包括建立完善水价监测评价制度、建立供水成本监审和公示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奖惩机制、加强有偿用水宣传教育等政策建议。四是结合水价重点工作,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的修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研究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进入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