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投融资机制研究
2022-11-16 18:26 |
|
成果摘要
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把水利列为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重大水利工程是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的骨干,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区域协调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先导作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拉动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亟需加快建成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然而,重大水利项目具有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建设运营周期长、盈利能力差等特点,长期以来以财政投入为主,融资能力差、渠道单一、规模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重大水利项目的实施。开展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投融资机制研究,对建立健全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更好地满足水利建设资金需求,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大水利项目投融资政策现状和存在问题
梳理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重大水利项目投融资主要政策,从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划分、中央投资补助和贴息、重大水利项目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阶段重大水利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投资管理等方面,总结重大水利工程投融资政策、体制机制现状。调研分析了贵州、云南、江西、广东等典型地区水利投融资情况。从投融资改革不充分、融资方案框架不完善、投融资审批制度不灵活、回报机制对社会资本吸引力不够、政府补偿机制不明确等方面分析了重大水利项目投融资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典型行业重大项目投融资经验
选取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典型案例,总结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方面的主要做法。这些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且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低等特点,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似。从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格局、扩大金融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盘活存量资产等方面,提炼可供重大水利工程投融资改革参考借鉴的经验启示。
三、重大水利项目新型水利融资模式
不同融资工具区别具体表现为融资主体不同、风险分担程度不同、融资成本不同、操作方式不同、融资基础不同等多个方面。对比分析了重大水利项目适用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国内债券、海外债券、基础设施长期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业投资基金等新型投融资模式,分析各新型融资工具在重大水利工程中的适用性。
四、重大水利项目投融资方案框架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创新机制,畅通渠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兼顾,协同推进”的原则,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政策扶持为依托,以水利投融资企业为载体,以完善社会投资合理回报机制为保障,以创新市场化融资渠道为基本路径,研究提出重大水利项目投融资方案框架,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项目选择适宜的投融资模式,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五、重大水利项目投融资相关对策建议
提出了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创新中央政府引导政策、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力提升水利项目收益、提高市场化融资能力等政策建议,为“十四五”重大水利项目投融资提供决策支持。
研究单位: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