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生态空间划分及确权管理权属研究
2022-11-17 16:55 |
|
成果摘要
一、研究背景
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明确河湖管理边界线,是加强河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央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明确的任务要求。目前,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由于水生态空间的自然属性及空间分布的复杂性、经济社会服务功能的多样性、水流等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在河湖管理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部分河湖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范围界定不清、空间范围内自然资源及不动产权属未确定、以及水生态空间内自然资源及不动产权属交叉重叠等问题,水生态空间保护和监管困难,侵占河湖、破坏河湖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河湖生态空间管控。
二、研究内容
1.河湖管理范围与生态空间相关规定。梳理河湖管理范围划分和关于生态空间划分的规定,分析河湖管理范围划分的技术依据,进一步明确河湖管理范围与生态空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2.长江干流江苏段典型河湖调研。经调研,发现河湖管理范围划定的问题主要有:典型围堰产生的新老堤问题,不同类别江心洲管理范围划分问题,河道管理范围与饮用水源区保护范围、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生态红线范围、基本农田范围、自然保护区范围的相互协调问题。调研发现河湖管理范围内的管理问题主要有:新老堤圈围土地和不同类型江心洲管理问题,管理范围内自然资源及不动产权属管理,与其他部门协调管理问题,日常巡查管理存在的问题,岸线码头集约利用问题等。
3.相关建议。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以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等为依据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划界确权方面,建议先划界后确权及时办理水利工程确权、江心洲结合防洪保护区划定管理范围、提高岸线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合理处理管理范围内存量与增量等。政策及法规方面,建议加快河湖管理相关的政策与法规体系建设、明确处罚量刑规定等。技术及行政管理方面,建议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河湖智慧化管理、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加快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合保护工作机制及加强公众参与等。
4.河湖生态空间重难点分析。河湖生态空间及科学划分是重点,河湖生态空间管控是难点。河湖生态空间及科学划分包括识别河湖管理范围内生态要素、河湖生态空间科学划分。河湖生态空间管控包括提高河湖生态空间管控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河湖生态空间管控治理能力等。
三、研究应用推广
项目成果报告中提出的“节约集约利用岸线”、“加快河湖管理相关政策与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的建议”等建议,为河湖管理及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完善河湖长制体系”等建议,为《“十四五”时期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编制提供支撑。
项目成果为幸福河湖评价指数及其指标体系构建提供了支撑,已应用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中国河湖幸福指数报告2020》《世界河湖幸福指数报告2021》的编制工作。
研究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